眠春山 第24节(1 / 1)

谁叫她会说蒙古语,还识字能写,对于牧民来说,有这两样本领可就太能耐了。

“额们都想要大尾羊,一年上下能够长到足够的膘,要是两年三年才能卖,每年转场就得没一批羊,”巴图尔诉苦,“养牲畜就跟种青稞一样,靠天靠人,差上一点就没收成。”

姜青禾想了想把钱袋子推回去,巴图尔差点从凳子上蹦起来,他想就该带上都兰的。他一个大老爷们哭起来不合适阿,沾点唾沫涂脸上不晓得成不成。

“明天去,事成给我,事没成也别赖我,”姜青禾可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本事。

巴图尔从凳子上蹦起来,喊了声:“成。”

夜里徐祯回来,他轻手轻脚地打开门,没想到屋里还亮着灯。

姜青禾把蔓蔓哄睡了,自己出来编箩筐,其实夜里她基本不编东西,羊油灯就那么一小团光,太伤眼了。

但她闲着会胡思乱想,索性编点东西。

“咋还不睡,”徐祯关上门压着声问。

“有事,你坐下我跟你说。”

徐祯听完,他笑,“你去呗,明天我跟石木匠支会声,到时候我带着蔓蔓给你捧场去。”

“那些人不就仗着牧民老实巴交的,可我们还啥人没见过啊。”

徐祯打水擦土肥皂洗手,水声轻轻的,他说话也轻,“说不过就让蔓蔓抱着人家大腿哭。”

姜青禾差点没笑出声,“成啊。”

第二天早,徐祯从虎妮手里借了她那匹马骡子,虎妮老大不情愿,“别磕了俺的骡子,悠着点。”

徐祯点头,赶马骡子可不轻松,得牢牢把着绳,不然它看见啥都想一头钻进去,不小心人就被它从车座上颠下来。

早几个月的徐祯指定要被马骡子牵着走,那就是马骡子遛他了。可半年多的劳作下来,力气增长不少,赶个车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
最关键的是,他会跟马骡子套近乎,给它喂糖块,喂盐巴,马骡子也晓得好坏哩。

徐祯赶的车很稳当,少有颠簸的时候,姜青禾搂着蔓蔓缩在布衣罩子下,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。

等听见一阵阵清脆的驼铃声,从不远处驻扎的帐篷延伸出去,姜青禾从布衣罩子下探出头。

灰黑色粗毛布加几根木棍支起的小帐篷,几十头骆驼被绳索绑着,穿着粗布衣裳的男人从水泡子舀水给骆驼喝。

还有好些赤膊浑身黝黑的男人,还在扎帐篷,给骆驼卸货。

大轱辘车还没经过帐篷,巴图尔骑着马绕了一个弯跑到他们面前,跟姜青禾小声嘀咕:“那就是驼队。”

“诺,你瞧到那人了没,是他们请来的歇家。”

经过最前头的帐篷时,有个小胡子小眼,带着顶青皮帽子的人背着手走出来,

小胡子遥遥跟巴图尔招手,嘴里叽哩咕哝,巴图尔假装没听见,马鞭挥得飞快,离得远了他长呼一口气,“不能跟他说话。”

“额怕把羊白送给他。”

姜青禾没懂,但没等一会儿,小胡子骑着骆驼赶到蒙古包前,他从骆驼上翻身下来。

“哎呦,大哥你跑啥嘞,”他冲巴图尔喊,用袖子抹了一把汗,“害俺追了一路。”

“俺就是想请你们晌午去俺们那吃顿羊肉泡馍,处个交情,啥买卖都不谈。”

他笑得不猥琐,眼神里也没有贪婪,大概眼睛太小了,只有条小缝,啥也瞧不出来。

巴图尔身后有几个牧民阿叔拱他,硬生生把他给拱出去,搞得巴图尔两只手撑在地上,屁股高高撅起。

蔓蔓在徐祯怀里刚清醒,透过指缝看骆驼,正巧看到这一幕咯咯直笑。

失了面子的巴图尔被笑也不恼,他没说话,往姜青禾那一瞟一瞟。

姜青禾借着撩袖子的时候,冲他点点头,傻啊,有肉吃都不去。

一群人到驼队扎的帐篷前,还有骆驼客从水泡子里一瓢一瓢舀水出来。水浑浊不说,里面还有黑色的碎末漂浮,直接倒在木槽里让骆驼喝。

巴图尔急啊,他不想跟小胡子说话,扯了姜青禾到一旁说:“让他们别喂了!”

昨天驼队一来就跑到浅水泡子边上给骆驼喂水,他拦着不让。那时小胡子没来,驼队那些骆驼客只听得懂几句,他急得也只会往外吐露蒙语,根本扯不到一块去。

驼队不想吵,就悻悻赶到下一个水泡子那,可巴图尔又跟了过来,接连好几个,真把驼队首领,大家喊领房子的那位给气着了。

大喊:“鞑子。”

隔日小胡子来了后,管事的不肯罢休,说非得宰他们鞑子一顿不可。

“咋就不能喂了,”姜青禾低声跟他交谈,又了瞟眼骆驼舔食的那点水,确实脏了些。

巴图尔很急地说:“不能喝浅水泡子里的水,那底下全是牛羊粪,别瞧现在还没臭,就水脏了点。”

“可牛羊喝这水,会闹肚子,一直拉稀,治不好的都有,你叫他们别给喂了。”

这住在草原上放牧的都知道,牛羊不能胡乱喂水,它们也要喝干净的水,才不至于生病。

巴图尔淌了一脑门的汗,想冲上去拦,边上那个戴帽嘴里叼着铜锅子的男人立马站起来,还撸起袖子。

他大喊:“咋草场你种的,心眼就这么丁点大,喝点水你急头白脸的。”

“要喝井水喝流水他也犯不着拦,”姜青禾回了他一句,又走过去跟那男人说:“瞅到那水槽底了没,黑的全是牛羊粪。”

“那咋,他们还拿牛羊粪当柴烧,用羊粪混着泥糊墙,”领头的很不满说,铜烟锅子都不抽了,抬下巴说:“俺给骆驼喝点水咋了,那牛羊粪渣全给他留着当宝,夜夜枕着睡觉,总成了吧。”

他还为昨天那事耿耿于怀。

这就是语言不通的坏处,人说的东门楼子,他指的腿上的瘊子。

“牛羊粪干的时候是个宝,”姜青禾被他挤兑了也不恼,笑了声说:“可湿的时候泡水里,那就是毒药。”

她反问,“你的骆驼脾胃就那么好,脏水喝下去一点不生病?”

“就算骆驼脾胃好,你们带来的羊呢,这蒙古牛羊可都喝不了这水泡子里的水,动辄拉肚子,草场可没兽医,医不好就只能埋了。”

姜青禾指指巴图尔,“他也是好心,不想叫你们带来的牲畜折在这里。”

说的领头的脸色僵硬,他昨天还气了半宿。眼下又心虚起来。

他们这种驼队又叫一把子,里头管事的,叫领房子。是驼队的一把手,给骆驼看病,武力好,啥都能应付来。

专门管探路,跟人谈事,找水的叫骑马先生,是二把手,还有最底层,专门管拾粪、放骆驼的等杂事的叫拉连子。

按理说,能当领头的啥也会一点,辨识水源更不再话下。可这个管事的,他本来就半路出家,又没来过草原,从前都只走山路戈壁那地段的。

昨天骑马先生去找歇家办事了,现在还没回来,他看见那些水泡子里的水还挺深,瞧着也挺清亮,可不就张罗着给骆驼喝。

谁曾想,这水不能喝。

领头的话都不想说,叫骑马先生知道,又得大半夜来帐篷里找他谈话。

“这件事是俺不对,多亏了蒙人兄弟啊,”领头的只能大度表示,“都是误会,误会,换羊换皮货羊毛还有得商量嘛。”

“我跟歇家谈谈。”

找了中间人,又把人家撇开,双方自己谈,那叫人家咋想。

听到有人叫他,小胡子从简易炉灶后探出头,两撇胡子耸动,“不急哈,等羊肉炖好再谈。”

他烦得嘞,下次不接骆驼客的生意了,急得连让人填个肚子都要催。

催也没用,他馋这口羊肉老一阵了。

羊不是现宰的,这里到处是浅水泡子,羊要在这宰,血水都能凝成个新的水泡子。

驼队拉了只特能吃的大尾羊,夜里跑到清水河边去宰的,洗干净了大清早就上锅炖。

驼队出行必带铜锅,还有轻便的炉子,他们走到哪,柴就捡到哪,有头骆驼身上专门扛着柴火堆。

正宗的羊肉泡馍应该是羊肉片,加点鲜烫软嫩的羊血。可驼队都是大老粗,把羊尾上那块油,切片贴锅边,熬出油来。

羊肉剁成大块的,放点百里香,柴火跟不用捡似的往里塞,烧得锅滋滋作响。

一点都不懂啥叫小火慢炖,他们都习惯吃猛火烧出来的大锅饭,尤其是烩菜,炖的粉条子贼香。

可别说这大火烧出来的羊肉,味可真够挠人的,不吸都往鼻子跟前凑,就像羊肉香织了个网罩在脸上。

“别瞧了,还没到能吃的时候哩,来来来,自己吃的馍自己掰阿,”小胡子搂了一盆死面锅盔,比他脑袋还大上一圈。

吃羊肉泡馍是得自己掰馍的,别人掰的馍不成。小胡子从锅盔上掰了块小拇指大小的,“就掰这么大,太大就再掰掰。”

“要能掰成跟黄豆粒大的,那就是行家。”

他还挨个给骆驼客发碗,牧民自己带了碗,这地是没有凳子桌子的。大伙盘腿坐在草地上,碗放中间,拿了馍馍开始掰。

死面的锅盔特别硬,很费手腕力气,姜青禾一掰就是半个手掌大,她扭头瞧别人,巴图尔掰急了,用手搓,也不嫌埋汰。

那领头的实在看不过去,两人讲开了,语言不算通都一副哥俩好的架势,自己掰一点,扔到他碗里一点。

蔓蔓更掰不动,她悄悄问,“可以咬不?”

“自己咬的自己吃,”姜青禾拿了特别小一块给她。

她欢欢喜喜接过,然后开始啃,结果好不容易磨下来一块。

嘴巴一动,就给咽下去了,干巴的差点卡在喉咙里,一股怪味。

“不好吃,我不吃。”

她把馍放在碗里,塞在徐祯腿边,“爹吃。”

不好吃的都留给她爹,可真行。

徐祯应了声,就专心掰馍,掰得特别细。

把一大块馍馍掰得特别碎,得费好大的工夫,小胡子掰着就开始说,跟练口条子似的,“这羊肉泡馍分四种,哪四种?口汤、水围城、干拔、单走。”

“啥是口汤,”小胡子也不管有没有人接他话茬,自顾自说下去,“吃到最后剩一口汤。”

“这就得泡,泡到馍把汤给吸满了,汤也就少了,一吃一大口,剩口汤就成。”

姜青禾实在不理解。

“水围城,就跟乌水涨洪一样,镇子在中间。那馍也就这样,都往中间走,边上全是汤。”

“干拔的话,没汤,跟熬的黄米黏饭似的,能戳筷子不倒。”

“单走不是让你走嘞,是一碗汤一碗馍,馍泡在汤里,吃完再喝一碗汤。”

“名堂讲究多了去,今天没得其他,来一碗水围城,喝点羊汤舒坦舒坦。”

牧民跟听天书一样,巴图尔刚开始还能听进去几句,后面就只管掰馍,说的啥鸟语。

只有小胡子自己越说越来劲,不过羊肉炖好后,他也不说了。